水环境综合治理监测系统赋能城市黑臭水体治理
近日,为推动地方深入开展黑臭水体整治,生态环境部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黑臭水体整治环境保护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旨在深化城市黑臭水体整治省级环境保护行动,分步推进县城黑臭水体整治。
长期以来,我国一直重视城市黑臭水体治理工作。2018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强调,要把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作为民生优先领域,基本消灭城市黑臭水体,还给老百姓清水绿岸、鱼翔浅底的景象。
2020年10月,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基本消除城市黑臭水体”的要求。
2021年3月,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了“基本消除城市黑臭水体”的任务。
同年1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要求持续打好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攻坚战,将治理范围扩大到县级城市。
黑臭水体,黑臭在水里,根源在岸上,核心在管网,关键在排口。所以要治理首先要做到控源截污,截污纳管、面源控制是采取其他水治理技术的前提,内源治理改善水体黑臭的直接手段,生态修复、清水补给来维护治理效果。
在控源截污方面,一方面,要根据现状分析结果,从河道排水口向上延伸治理,做到“旱天污水零直排、雨天污水少溢流、入厂浓度有提高”。要完善污水管网,消灭污水直排,提高污水收集处理率;减少合流制管网溢流频次,控制溢流污染;减少初期雨水面源污染;提高污水处理厂污水入厂污染物浓度。根据不同排水口特征分类施策,可采取完善排水口和管网、沿河截污入污水处理厂、改造消灭混接错接、临时就地处理、设置合流污染调蓄池、生态湿地处理、小区雨水源头控制等措施。
另一方面要发挥数字化对生态产业的支撑作用。加快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数字孪生等新兴技术的作用,基于流域安防、水情监测、 雨情监测、排水管网监测、排水设施智能化集成、平台数据共享和第三方平台接入等数字化建设,以信息基础设施为支撑,以数字化平台为桥梁,覆盖“源-网-站-厂-河”全方位的一体化智慧平台,提升水环境监测数据资源开发与应用,用智慧为治水赋能。
WITBEE®万宾®水环境综合治理监测系统融合物联网、大数据、地理信息系统等技术,采用管网水位监测仪、毫米波流量监测仪、毫米波水位监测仪、管网水质监测仪等智能监测仪器,全方位感知流域、上下游的水情、雨情、风情、工情等情况,实现水环境综合治理“一张图”运行调度,加强信息共享和实时研判,提升水环境治理、水资源调度和水安全管控能力,及时发布预报预警,为指挥决策提供有力支撑,实现水环境综合治理可视化、全局化、高效化服务。
具体实施方案包括:
1、排水管网水位监测
通过在截流井、沿河管网关键节点等位置安装管网水位监测仪,实时感知管网水位情况。当水位超过阈值设备会第一时间启动报警通知监控中心,便于工作人员快速定位、及时处理。动态掌握沿岸管网内水体滞留状态,分析得出排水输送能力,及时发现管网淤积、堵塞现象。
2、流域流量监测
通过在水闸和流域中上游关键位置安装毫米波流量监测仪,实现流域流量监测,当流量超过阈值时会第一时间启动报警通知监控中心,便于工作人员快速定位、及时处理;基于河道流量监测,可实时了解流域水体运行状况,判别流域是否需要补水,补水排放量是否有补水到位,保证河道水流动力,防止水体滞留而造成发臭、发黑等水质异常问题。
3、河湖水位监测
通过在河道湖边关键节点安装毫米波水位监测仪,可对河湖水位情况进行实时监测;当水位超过阈值时,传感器将报警信号自动上传给系统平台,便于工作人员快速定位、及时处理,为河湖倒灌提供数据依据。为防洪排涝、污染预警及溯源提供数据支撑,诊断河湖水动力条件,及时调节水利设施消除水质恶化,提升防洪排涝能力。
4、排口水质监测
通过在管网排口安装管网水质监测仪,对管网水质实时监测,严控水体水质超标排放, 包括COD、氨氮、总磷、总氮、溶解氧、氧化还原电位、PH值等水质数据,以防超标水体导致河水发臭,造成水环境污染。
综上所述,黑臭水体的治理不仅仅要从水里入手,而是应该系统的解决根源问题,利用新兴技术实现科学治理,达到长治久清的目的。
WITBEE®万宾®城市生命线解决方案 | ||
城市生命线监测预警平台 | 城市内涝积水监测系统 | 建筑结构健康监测系统 |
智慧排水监测系统 | 供水管网监测系统 | 燃气管网监测系统 |
水环境综合治理监测系统 | 地下综合管廊监测系统 | 水库大坝监测预警系统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