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结构健康监测系统-中小桥梁结构健康监测传感器
随着我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快速发展,公路桥梁作为交通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中的作用日益凸显。截至2022年年底,全国公路桥梁数量已经达到了103.32万座,跨度达到了8576.49万延米,其中涵盖了大量中小型桥梁。这些桥梁分布在全国各地的公路网络上,为人们的出行和货物运输提供了重要保障。然而,随着桥梁使用年限的增长和交通流量的不断增加,中小型桥梁的安全问题也日益凸显。因此,建立健全的桥梁结构健康监测系统显得尤为重要。
桥梁健康监测政策:
2013年,《交通运输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公路桥梁养护管理的若干意见》
特大、特殊结构和特别重要桥梁的养管单位,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符合自身特点的养护管理系统和健康监测系统。
2020年,《关于进一步提升公路桥梁安全耐久水平的意见》
跨江跨海跨峡谷等特殊桥梁结构健康监测系统全面建立,公路桥梁运行安全水平和服务品质明显提升。
2021年,《公路长大桥梁结构健康监测系统建设实施方案》
2025年之前要在全国跨江跨河跨谷401座特大桥梁上安装结构健康监测系统。
2021年,《城市安全风险综合监测预警平台建设指南(试行)》
初步完成对辖区内燃气、供排水、热力、桥梁、综合管廊等城市生命线工程和城市洪涝等安全监测感知网络覆盖、监测预警系统建设,初步建成城市安全风险综合监测预警平台。
桥梁结构健康监测系统
WITBEE®万宾科技®桥梁结构健康监测系统能够通过安装在桥梁关键部位的第四代城市生命线智能监测仪,实时监测桥梁结构的位移、沉降、倾斜、加速度、振幅、频率、索力、温湿度、动态平衡和人体舒适度等参数,进而评估桥梁的安全状态和性能退化趋势。通过结构健康监测系统,可以及时发现桥梁的潜在安全隐患,为维修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有效延长桥梁的使用寿命。
桥梁结构健康监测传感器:
智能结构诊断器 EN300-G(含北斗)
创新性集成位移、沉降、倾斜、加速度、振幅、频率、地震烈度、动态平衡、人体舒适度和结构温湿度等12项监测指标,AIoT开放平台实时解算毫米级卫星定位、挠度、索力、伸缩缝、船撞报警、电子罗盘等数据服务,集成多种自主核心算法和边缘计算能力,对建筑和构筑物进行结构健康诊断。 应用于桥梁、建筑、危房、古建、边坡、道路、堤坝、隧道、管廊。
智能结构诊断器 EN300-A
创新性集成倾斜、加速度、振幅、频率、地震烈度、动态平衡、人体舒适度和结构温湿度等10项监测指标,采用多维度结构健康无损SHM识别技术,云边端协同架构让每个单元相互独立亦可组合拼图,勾勒“一机一物一城”的数字孪生城市全景。一体化小型机易安装部署,极大缩短施工时间和减轻维护量,降低95%使用成本。
河湖水位监测 EN200-R
采用RFMCW远程毫米波雷达测距技术,可对河湖水位、水库水位、海洋潮位、沟渠水位等进行实时监测。 AIWSM抗干扰水面动态监测技术,识别水面和物体,精准排除船舶、漂浮物、树叶飘落等运动物体干扰,有效减少监测误差和数据扰动。
桥梁存在的安全问题:
结构老化:许多早期建设的桥梁已经服役了数十年,由于材料老化、疲劳损伤等原因,桥梁的承载能力逐渐下降,存在安全隐患。
设计标准偏低:部分中小型桥梁在建设时采用的设计标准较低,无法满足当前交通流量的需求。特别是在重载车辆频繁通行的路段,桥梁的负荷压力较大,容易出现安全问题。
施工质量问题:一些桥梁在施工过程中存在质量问题,如混凝土强度不足、钢筋锈蚀等,这些问题会直接影响桥梁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能。
缺乏有效养护:部分中小型桥梁由于养护不足,导致桥面破损、栏杆缺失、支座失效等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影响桥梁的美观性,还会对行车安全构成威胁。
超限超载问题:超限超载车辆对桥梁的损害非常大,长期超限超载会导致桥梁结构变形、裂缝扩展等问题,严重时甚至可能导致桥梁垮塌。
当前中国公路中小型桥梁庞大的数量及其存在的安全问题,实施科学、系统、高效的结构健康监测已成为保障桥梁安全运行的关键举措。借助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我们不仅能及时发现并消除安全隐患,还能提升桥梁全生命周期的管理水平,为建设交通强国、保障人民群众出行安全保驾护航。